马院顶部条幅
 首页  学院概况  师资团队  教学科研  党建思政  学工动态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社会服务  师范认证  学术平台  校友院史 
西江读书
 《西江读书报》 
 计划与方案 
 主题读书活动 
 
2003-2004学年“主题读书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西江读书>>主题读书活动>>2003-2004学年“主题读书活动”>>正文
安乐死,挑战中国传统
2008-11-24 00:00  

2002级园林 林华

生还是死,这是个大问题。一个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那么可不可以选择自己以哪种方式去死呢。

在已经过去的20世纪里,大概没有什么话题像安乐死一样令人激动不已又讳莫如深。一方面,许多人赞成实施安乐死,认为这是一种尊重生命、文明理智的行为;另一方面,许多人指出生命只有一次,对重症和绝症病人放弃治疗,不仅是不尊重生命的表现,而且是不利于医学的发展的。

但不管怎样,现在已经有一些医生悄悄地在为病人实施安乐死了。他们的行为到底是合情合理还是违法犯罪,尊重生命还是不尊重生命呢?

1999年11月1日,贵州一位晚期肝癌患者向全社会公开吐露了自己的心声:“谁能帮我实现安乐死?”

只有身临其境的人才能理解,有时候选择死亡是一种解脱,是维护生命尊严的唯一方式。

北京天坛医院有一位身患绝症的老教授卧床整整一年,医生明确地告诉家属:“没别的办法,能维持现状就不错了”。老教授呼吸困难,咽一口饭要歇半天。疼痛难忍,只能靠打麻醉药艰难度日。老教授生病前长得身材魁梧、风度翩翩,如今却骨瘦如柴,惨不忍睹。他最怕朋友同事来探视,说自己这样的形象生不如死。他曾经多次拔掉输液管,都被抢救了过来。一帮儿女片刻不离左右,很怕他再次轻生。老教授在清醒的时候流着泪对儿女们说:“我的病已经没希望治好了,活着遭罪,就让我痛痛快快地死吧!”

儿女们哪能同意,他们骗父亲说医生正在制定新的治疗方案,正在准备使用进口新药。老教授生气地说:“你们别骗我了,我什么都知道”。后来他开始拒绝用药。儿女们跪在病床旁,苦苦地哀求他:“爸你要为我们着想一下啊,我们现在如果对你放弃治疗,人们会怎么看我们,我们今后还怎么做人。爸你要听话呵……”

老教授再也不说话了。又折腾了几个月,临终他说了一句话:“你们倒是讲道德了,我的罪可受够了!”

对安乐死持反对态度的人,多是患者的家属。他们认为,只要患者还没停止呼吸,就说明还有抢救的价值。毕竟,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一死,就什么都没了,后悔都来不及了。他们是亲人,是这世上最值得信赖的人,他们怎么会轻易放弃呢!

哈尔滨曾经有一个被车撞成植物人的37岁男性患者,出院以后在家疗养。由于车祸发生后肇事司机驾车逃逸,犯罪嫌疑人至今未能抓捕归案,所以医药费只能由他们自己出。三年时间他们就已经花掉10多万元,几乎是倾家荡产了。可如今患者依然浑然不知地躺在床上。每天,妻子、母亲、父亲、姐姐、岳母,包括十多岁的儿子都轮流看护在床边。几个小时,就要给患者翻一次身,喂一次奶,接一次屎尿,一次也不能落掉。几天、几月、几年都是如此,为了他,全家人可以说累得脱掉了一身皮。孩子上学受影响,大人上班又经常请假,但老人身体状况每况愈下……然而全家人无怨无悔。有人跟他妻子建议说少给他喂点吃的。可他妻子坚定地摇头说:“那怎么行!只要他还有口气,我就当他还是我丈夫,我们不能不管他。”

就这样,许多家属明知患者已经没有抢救的价值了,依然舍得花钱甚至举家借债,能用上什么高档的药就用什么高档的药。在这一点上,绝大多数中国人堪称无私和高尚。他们觉得只有这样才算尽到自己的责任,才不愧对自己的良心,才不会留下千古遗憾。

据说目前在上海等一些城市,已经有医生在悄悄地施行安乐死。过程是由患者提出要求,立下遗书,然后经家属同意,由医生悄悄地进行。

在过去几年里,许多机构都做过关于安乐死观念的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安乐死,医务人员的支持率最高,其次是国家干部,支持率最低的是农民。这种结果是不是说,每天看多了生老病死的现象,医生的心态是最理智的?

据有关医疗部门介绍,全国各大中城市医院每年收治的重症、绝症患者,相当多已经毫无治疗价值。然而绝大多数患者的家属都提出要用最好的药、采取最先进的治疗手段。大量的金钱投进去了,家属的心理得到了安慰,对患者却于事无补,甚至还延长了患者受病痛折磨的时间。有的医生认为,在今天这样一个文明社会,这并不是一种理智的行为,倒有点显出患者家属的自私和虚伪!难道,为了维护自己的道德形象,为了保持自己的心理平衡,就要眼看着亲人忍受无谓的无尽期的痛苦?

 下一页 [1 2 3]
关闭窗口

肇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邮编:526061 电话:0758-2752248 0758-2752148 传真:0758-2752248 电子邮箱:szb@zq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