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院顶部条幅
 首页  学院概况  师资团队  教学科研  党建思政  学工动态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社会服务  师范认证  学术平台  校友院史 
西江读书
 《西江读书报》 
 计划与方案 
 主题读书活动 
 
2003-2004学年“主题读书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西江读书>>主题读书活动>>2003-2004学年“主题读书活动”>>正文
浅谈传统道德在当代社会的再生
2008-11-24 00:00  

2003法学(1)邓杰艺

2001年9月20日,我国政府提出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20字方针,成为倡导公民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随后又将9月20日设立为我国的“公民道德宣传日”,以期为社会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更加广泛地动员公民关心和参与道德建设。

一、尊道与贵德,传统的道德价值观

每个民族的文化系统都有最能代表其文化精神的核心价值体系,中国文化系统的核心价值体系正是一个道德价值体系。

中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中华民族是一个有人情味、重道德的民族。人始终是传统哲学关注的重心。“一切真理以人生的真理为归宿;全部道德哲学,以对人的终结关怀为目的。”这种对生命的终结关怀使中国人的生命追求构成了一种以“天人合一”为最终价值目标,推崇“真善美”的传统道德价值观。中国人正是因为有了这种肯定生命的道德价值观,才成为了一个刚健文明,奋进不息的伟大民族。因此,我国传统道德无疑是我国整个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先哲思想宝库中的重要内容。

《善的智慧----中国传统道德论探微》一书,对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道德思想进行了原古通今,勾玄提要的探微。书中将我国传统道德思想的基本特点凝练为以下几点,对学习和认识我国传统道德颇有裨益。

在道德价值的最终目标上,追求“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境界。

“天”既指“天道”,又指“天命”;“人”既指生命主体,又指价值主体。传统道德一方面肯定人在自然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又肯定人与自然天地间不可分割的统一关系。“天人合一”、“天地合德”追求的是就是将天命与人生归结为一个统一的价值实现过程,这是先哲在对人的生存方式深入思考的最终价值目标,在这个价值目标的追求过程中,无不包含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生命情怀。因此,传统道德崇尚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交融,亲密友善的境界,强调人不仅要爱人,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要爱万物,珍重每一人每一物的生存价值,即“仁者以天地物为一体”。

在道德价值的应用上,重视道德思想与政治思想的融合。

中国的历史上,道德思想和政治思想、政治制度的关系极为密切。一方面,统治者看到了“德治”的重要性,用有利于自身政治统治的道德规范向民众进行普遍教化,从而规范人的思想和行为,将之变成巩固其政治统治的手段;而进步的思想家们又看到了合理的道德观念对改善政治统治,缓和阶级矛盾的积极意义,不遗余力地用各种“谏言”和“上书”对统治者进行劝教,希望促成其施行“仁政”。这两者的互相影响和互相利用,使传统道德思想在社会发展的实践中获得了超乎寻常的生命力。

在道德价值的导向上,维护血缘关系和宗法制度,强调个体服从整体。

古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最稳定的是以宗族为核心的血缘关系。这一特定的社会结构使传统的道德观念在价值导向上更倾向于个体服从整体的原则。例如,韩非子认为“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这三伦为天下之常道,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包括孔子在内的古代哲学家,思想家都将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看做是传统道德之本。传统道德的这种强调个体服从整体的价值导向,对家庭内部乃至整个社会人际关系的协调稳定起了一定的作用,也在某程度上促进了中华民族在历史上的繁荣进步。

 下一页 [1 2 3 4 5]
关闭窗口

肇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邮编:526061 电话:0758-2752248 0758-2752148 传真:0758-2752248 电子邮箱:szb@zq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