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院顶部条幅
 首页  学院概况  师资团队  教学科研  党建思政  学工动态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社会服务  师范认证  学术平台  校友院史 
西江读书
 《西江读书报》 
 计划与方案 
 主题读书活动 
 
2005-2006学年“主题读书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西江读书>>主题读书活动>>2005-2006学年“主题读书活动”>>正文
人格重塑 始于诚信
2008-11-24 00:00  

——读《中国诚信报告》

2003法学杨志明

“中国人是最讲道德的”——这是我翻了一些古人写的圣贤之书后得出的结论。可是当我读了《中国诚信报告》后,又推翻了以上结论。在中国人的传统道德观里,人格毫无疑问居于首位;而在人格里,诚信又居于哪一位呢?

古人信奉:“人无信不立”,言外之意无非是说诚信是人格的根本。但很可惜,这种精神被很多中国人用行动曲解了——诚信仅仅是手段,而非目的。许多现实事例都验证了并继续验证着这一点。

人的堕落往往始于失信:失信于自己的良知,失信于他人,失信于社会,失信于自然界,然后一步步走向沉沦……

西周未年,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拿国家信用当儿戏,失信于天下,国遂亡。与此相反,公元前356年,秦孝公六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商鞅为取信于天下,于东门立木为信。一市井小民,只举手之劳得赏重金,诚信遂立,变法得以推行,国兴。可见,诚信对国家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有时甚至能够决定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反观我们当代社会的种种失信现象,这无疑是绝好的警钟。

《中国诚信报告》一书,为我们揭示了现实中许多形形色色的失信现象。从假烟假酒假文凭,到假账目、假评估、假签证、假报告;从普通公民的恶意透支信用卡,到政府官员的政绩注水、形象工程;从“三角债”滚雪球般越滚越大,到少数地方政府出尔反尔对投资者“宰肥羊”;从学生的替考到为人师表者的教授剽窃他人的著作……

太多的黑幕让我们触目心惊,太多的虚假拷问着我们的良知,太多的欺诈反倒使我们麻木。面对种种困惑,我们不禁要问:这社会还剩多少人格和良知?

 下一页 [1 2 3 4 5]
关闭窗口

肇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邮编:526061 电话:0758-2752248 0758-2752148 传真:0758-2752248 电子邮箱:szb@zq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