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院顶部条幅
 首页  学院概况  师资团队  教学科研  党建思政  学工动态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社会服务  师范认证  学术平台  校友院史 
西江读书
 《西江读书报》 
 计划与方案 
 主题读书活动 
 
2006年4月第十四期文章精选  
当前位置: 首页>>西江读书>>《西江读书报》>>2006年4月第十四期文章精选>>正文
生命的荒漠
2009-11-10 00:00  

生命的荒漠


——解读川端康成之死

符小艳

一些与各种悲剧和厄运纠缠不清的人,明知世间晦涩,依然孜孜不倦地追索人间诗意温暖的居所,明知全美在世间根本无地可容,依然一再叩问存在的本真和升华,在生命的荒漠中寻求彩虹,倔强得不向世俗丑陋低头......川端康成,犹如挣扎在荒漠戈壁上的一株被烈风扭曲、冰雹压弯了的松树。

“如果说,一朵花很美,那我有时会不由自主的自语道:要活下去!”一朵花的世界,一朵花的美丽,一朵花的发现,便能使川端康成领悟自然及其无限,由惊叹花的生命之美,进而热爱生命,获得生的力量。然而,在惊叹、热爱的背后,却隐藏着深沉的忧郁、感伤,与命运孤独挣扎的沧桑。他三岁丧父,四岁丧母,十六岁前,祖母、姐姐、祖父又相继死去。少年时期就与死结下了不解之缘,使他幼稚的心灵投下寂寞哀伤的暗影。成年之后,恋爱的几次失败,婚约曾被未婚妻解除,命运的坎坷,使他对生命炽热的爱,流亡在孤寂的荒漠之中,苍白无力、忧闷窒息。爱,并没有照亮他的生命,只照亮了横亘在他面前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荒漠。

“灵魂如果没有了廊宇,雨水就会滴在心上,”奥地利诗人里尔克说。当遭受无数次心灵的颠沛,精神的困惑日益成为困惑,日本传统“物哀与幽玄”,使他痛楚的心找到契合点,人的种种感情中,也许只有苦闷、忧愁、悲哀才是使人感受最深的,也只有这样的哀与幽,才能达到既悲且美、既美且悲的意境。“日本的阵雨淋湿了我的尸体骨,日本故乡的落叶,掩埋了我的身体,而我在叹息着古人的悲哀。”他一生的作品,都在追求一种犹如繁华纷落的残樱,铅华尽落的晚霞一般的凄美。

人与命运之间像是一条解不开的锁链,在奴役中幻想自由,在无奈中期盼新的机缘,需要一种心灵的向往,终极的归宿。

“沉思的人谁不想自杀”(一休禅师语),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发表感言时,川端康成引用了这句话阐述死与死,使台下的西方人颇觉新奇,他并不看重所获的荣誉。面对现实显示出的真实与虚幻、此岸和彼岸以及生生死死的对照和参差,他结束了自己,结束了生命的空想和徒劳,结束了命运的厄运,在绝境中选择了一种终极悲壮美感的出路,实践其早年的“无言的死,就是无限的活”的人生注释。除了一杯没喝完的酒,没有一丝眷恋和牵挂,没有一点的挣扎和不舍。死前那句“出去散步”像是一声启程天国的招呼,是他对绝美的期盼,对缥缈虚无的献身。

在世间的风与水之间,生命之波流离而漂游,死亡隶属于生命,正与生一样。举足是走路,正如落足也是走路。”泰戈尔如是说。当“尘世是谪戍,社会是牢狱,人生是苦海”时,“死亡是生命的最高虚无,虚无又是精神的最高悬浮状态,是接近宗教和诗歌境界的,因此,死亡代表了一种精神的美和灵魂的升华。”当徒步于漫无边际的生命荒漠时,坚守贞操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屈原,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构建人间乌托邦的三毛,炽热向日葵下的梵高……以审美诗意的方式选择死亡。也许,从死亡那一刻起,才是他们生命的开始。


关闭窗口

肇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邮编:526061 电话:0758-2752248 0758-2752148 传真:0758-2752248 电子邮箱:szb@zq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