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院顶部条幅
 首页  学院概况  师资团队  教学科研  党建思政  学工动态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社会服务  师范认证  学术平台  校友院史 
西江读书
 《西江读书报》 
 计划与方案 
 主题读书活动 
 
2006年4月第十四期文章精选  
当前位置: 首页>>西江读书>>《西江读书报》>>2006年4月第十四期文章精选>>正文
死去 只是一种逃避
2009-11-10 00:00  

死去 只是一种逃避


——浅说文人自杀

陈国振

中国现代自杀而死的文人,如流星、似烟火,默默地划过天宇,给世人留下许多数不清的疑问,成为文坛一道令人骨寒,发人深思的风景线。对死者而言,他们“死去元知万事空”,也许是一种解脱。但在我们后人看来,他们这样“逢难而轻生、遇不顺则自杀”,他们的死去,只是一种毫无意义的逃避。

文人自杀一般分两类:

一是死于无法改变现实的无奈。中国是一个有着深厚自杀情结的民族,古代圣人就立下了“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训导,自从屈原因救国无望自沉汨罗江树立“良好”榜样以后,在国破家难、困难险境前自杀的中国文人不乏其人:春秋伯夷不食周粟而饿死首阳山,汉代刘安不满汉武帝的独裁专制愤然自杀,宋元之际、明清之际改朝换代绝食而死的谢杭得,投水而亡的陈子龙,现代在文革中杨朔跳海、老舍投湖、傅雷上吊……

一是死于自我世界的坍塌。文人特别是诗人自杀,是二十世纪最令人震惊的文化现象。在社会转型时期,价值的毁灭深深地刺激着文人敏感的神经,对理想的绝望折磨着这个世纪的文人。随着这种自我世界的坍塌,文人也陷入了痛苦和空虚,他们觉得生活失去了意义,认为死亡才是文化的终极端点,纷纷选择了自杀。杰克伦敦,海明威,叶赛宁,马雅可夫斯基,法捷耶夫,芥川龙之介,川端康成……就是当不能成如夏花,便选择了死如秋叶——为艺术而死。这种自杀就像流行感冒一样也感染了中国现代的文人:王国维、朱湘、老舍投水了,顾城、傅雷、三毛上吊了,海子卧轨了……

无论什么样的自杀,他们的死去都是一种逃避——逃避现实,逃避面对自己。屈原和拜伦同是生在国破家亡动乱年代的诗人,屈原面对君昏臣佞,认为“举世皆醉惟我独醒,举世皆浊惟我独清”,一个人远远“躲进”汨罗江底;拜伦却在祖国沦灭后,仍毅然披挂上阵,血染衣衫,战死沙场。他们的不同选择体现了对死亡的不同态度,而文化的生死观又是与其民族的文化底蕴是密切相关的,这就放映出中外文化在精神心态上的差异:中国是消极的逃避,外国是积极面对。这也是为什么都是浪漫派诗人在困难面前李白会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雪莱却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也是为什么都是在自己的爱情受到外力阻扰时,陆游胆怯地躲在沈园写下《风头衩》吟着“恨!恨!恨!”,普希金却敢于拿起枪支去与自己的情敌决斗。因为,自从老庄思想后,“消极出世,努力逃避”成了我们文化的普遍心态,中国的文人也少了一种敢于直视人生苦痛/难关的勇气与毅力,直至最后甚至不惜用死来逃避。

自杀永远都是自杀,即使我们为其找到再高尚的理由他们仍是死于自杀,是一种逃避的行为。老舍投湖自杀,不但对扭转文化大革命的局面于事无补,还让中国文化蒙受巨大损失。相反,矛盾在同样的历史环境下忍辱负重,生存下来,活到改革开放,并且开创了全新的文艺春天。文化的进步和繁荣不需要付出文化者的生命为代价,文化的延续却要以文化者的生存为前提。因为没有人的存在,文化也就成了无皮的毛、没根的花。所以,无论什么样的困难都不应该成为自杀的理由,否则那就是缺乏勇气的逃避,甚至颓废、堕落。

死,能够带来什么呢?他们死后引起的反响又有多大呢?文人的自杀最多只能说明一个颓废、衰败、灾难的时代来临了,或者说明文人的内心是最脆弱的、最阴暗的,只能给自杀者的亲人朋友带来一时的痛苦、悲伤,成为闲人和媒体炒作的话题,但是等悲伤和炒作过后,人们还是要继续自己的生活、工作,而自杀者却真的永远地死了。屈原自杀了,他的死没法阻止秦国侵占自己的祖国;王国维自杀了,他的死却无法挽救风雨飘摇的清皇朝;老舍自杀了,他的死也不能扭转文化大革命动乱不安的局面……。真的!自杀的死真的带不来什么有现实意义的作用。早在上世纪鲁迅先生就说“真的猛士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敢于直视淋漓的鲜血”。其实,不单是猛士要这样,文人更应该这样,只有坚强地活着,不逃避,去努力,才有改变现实的希望,才有重筑自我世界的可能。

因为,自杀,只是一种毫无意义的逃避!


关闭窗口

肇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邮编:526061 电话:0758-2752248 0758-2752148 传真:0758-2752248 电子邮箱:szb@zq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