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院顶部条幅
 首页  学院概况  师资团队  教学科研  党建思政  学工动态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社会服务  师范认证  学术平台  校友院史 
西江读书
 《西江读书报》 
 计划与方案 
 主题读书活动 
 
2006年06月第十六期文章精选  
当前位置: 首页>>西江读书>>《西江读书报》>>2006年06月第十六期文章精选>>正文
人格重塑 始于诚信
2009-11-09 00:00  

人格重塑 始于诚信


——读《中国诚信报告》

杨志明

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不仅是一种声誉,更是一种资源。

——题记

“中国人是最讲道德的”——这是我翻了一些古人写的圣贤之书后得出的结论。可是当我读了《中国诚信报告》后,又推翻了以上结论。在中国人的传统道德观里,人格毫无疑问居于首位;而在人格里,诚信又居于哪一位呢?

古人信奉:“人无信不立”,言外之意无非是说诚信是人格的根本。但很可惜,这种精神被很多中国人用行动曲解了——诚信仅仅是手段,而非目的。许多现实事例都验证了并继续验证着这一点。

人的堕落往往始于失信:失信于自己的良知,失信于他人,失信于社会,失信于自然界,然后一步步走向沉沦┅┅

《中国诚信报告》一书,为我们揭示了现实中许多形形色色的失信现象。从假烟假酒假文凭,到假账目、假评估、假签证、假报告;从普通公民的恶意透支信用卡,到政府官员的政绩注水、形象工程;从“三角债”滚雪球般越滚越大,到少数地方政府出尔反尔对投资者“宰肥羊”;从学生的替考到为人师表者的教授剽窃他人的著作┅┅

太多的黑幕让我们触目心惊,太多的虚假拷问着我们的良知,太多的欺诈反倒使我们麻木。面对种种困惑,我们不禁要问:这社会还剩多少人格和良知?

远的不说,作为学生,先从我们身边说起吧。从入校门那天起,师长就谆谆告诫我们:为学必先为人。然而,现实却总离理想有那么一大段距离。众所周知,校园“枪手”已不再鲜闻;有的大学生在毕业招聘会上将自己的自荐表贴上借用的获奖证书,经过涂改液的加工,靠复印机的帮助,很快拷贝出一个优良、全新的“自我”;在学生自治组织,如学生会,社团等,一些学生为得到“主席”、“部长”之类的职位,拉选票、装先进,用各种手段拉拢有投票资格的学生代表,这怎能不让人胆战心惊?尽管这些现象在校园中中是个别,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失信如瘟疫般蔓延到神圣的知识殿堂,从源泉上污染了水源,如此下去,今天祖国的希望恐怕不但不会成为明天国家的栋梁,反而成了人民的罪人。

学生中有品行不好的,老师中也一小部分人给这一光荣职业抺黑。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人师表者,历来是备受尊崇的。韩愈就给为师者作好如下定义:“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尊师重道在中国无论古代还是现代都是经久不衰的。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们相信为师者的人格。相信老师能言传身教引导下一代,绝对与失信于自己,失信于社会绝缘。可是,某些利欲熏心者却辜负了人民的信任,玷污了老师这一光荣称号。

教育界的失信腐败暗流已汇聚成河,渐渐浮上地表。在我们日常的新闻报导中不乏类似的例子。如:《湖北学术腐败不断高校这片净土要守住》、《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候选人剽窃论文被除名》、《学术腐败现象举隅:假冒伪劣论文满天飞》┅┅

说到这,我不禁想起钱钟书先生。在他生前的最后二十年,天上给他掉下金子的事可谓举不胜举,可先生基本断然拒绝。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曾开价16万美元,邀请他讲学半年,食宿全包,还可携带夫人同往。且该大学只要求一周授课一次,每次40分钟,半年只讲12次即可。面对如此厚遇,先生不为所动。至于这个会那个会,他从不给面子,其妙论是:“找些不三不四的人,说些不痛不痒的话,花些不明不白的钱,何苦?”诚然,钱钟书先生并不缺钱也不缺名,不为名利所动也有现实原因,但这绝非主要的,最重要的还是先生身上体现出的那种“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传统士大夫精神”,以及“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的精神境界。当然,我们盛赞先生的处世方式的同时,并不否定积极的出世者。毕竟,人各有志。每个人都有权利在不违背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但无论如何,作为一个公民,应该具有最基本的人格操守,知识分子尤应如此。

现在再让我们把目光从校园转到社会吧。谈到社会,首先想到的是农民工。“民工潮”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有的现象。据统计,全国流动的民工超过1亿。民工们“风吹雨打日头晒,肩挑手提身子背”,用他们血汗和双手建设着一座座现代化的城市。他们无怨无悔地付出,惟一的奢望就是拿到属于自己的血汗钱。然而,这个合情合理合法的要求往往被无情地击碎。许多黑心的包工头或雇主对民工的血汗钱能拖则拖,能赖就赖,根本不把民工的权利放在心里,更准确地说是不将民工当平等公民看待。

面对社会诚信危机,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置身事外。市场经济被称为信用经济;民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被称为帝王条款。一切都表明:诚信与经济、社会、生活、学习,工作等息息息相关。社会是由每一个个体组成的,彼此之间存在着共同的利益,因而产生了合作的需要。然而,社会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的需求的无限性这一矛盾始终困扰着我们。于是乎,有人就想通过欺诈来达到多占有社会资源的目的。殊不知,他这样做的同时别人也在效仿,最终受害的还是自己。

我们扪心自问:“我们在谴责别人不诚信的时候,自己是否做到了诚信?”当我们的回答问心无愧时,才有资格批评别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作为社会一员,我们都应坚持最基本的人格理念——以诚为本。这已不仅仅是个人的人格和良知,更是责任和义务,它是我们这个社会得以维系的纽带。信用体系的失范,只会导致人人自危,又谈何“和谐社会”的构建?

重塑人格,从诚信开始,从我开始,从现在开始!


关闭窗口

肇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邮编:526061 电话:0758-2752248 0758-2752148 传真:0758-2752248 电子邮箱:szb@zq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