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院顶部条幅
 首页  学院概况  师资团队  教学科研  党建思政  学工动态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社会服务  师范认证  学术平台  校友院史 
西江读书
 《西江读书报》 
 计划与方案 
 主题读书活动 
 
2006年11月第十九期文章精选  
当前位置: 首页>>西江读书>>《西江读书报》>>2006年11月第十九期文章精选>>正文
也论“文人相轻”
2009-11-06 00:00  

“文人相轻”,最早见诸曹丕《典论·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文人相轻好像一直都是个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话题,从古至今,文人相轻可谓是司空见惯。听起来轻松,实质上却折射出许多的人生百态。贬它者认为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条浊流,认为有文人的地方,便有辱骂,便有人生攻击,其手段之毒辣,可谓无所不取、无所不敢,令人侧目。而褒之者则认为文人相轻有助于文人更好地看到自己的弱点,会产生一股竞争之力促使他们创造更好的作品来传承中国文化,来回报别人对自己的“轻”。

其实说到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过就是在欣赏、嘲笑和原谅之间打转而已。文人也不例外,并且大部分文人多自尊、多轻狂、多自以为是,鲜有赞叹别人的,那文人相轻就变得理所当然了。并且,这是自古就有的。《庄子·秋水》录北海若的话说:“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北海若是针对河伯的“以天下之美尽在己”的极度自负而言的,庄子说的虽是寓言,但实可与人相通。就拿那些所谓的“大作家”“文坛老人”来说,他们骂完七十年代的作家,现在又开始看不惯风头崭露的“80后”了。理由与前如出一辙,什么“文字稚嫩”“奔着名利写作”等,简直是鸡蛋里挑石头,甚至连别人的作品都还没看,就捡起石头乱砸一通。我们仔细地闻闻这些评论,只有一种味道——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只因看不惯别人风光,忍受不住自己被人冷落,所以像疯狗一样跑出来乱吠一通,想引起别人的注意,多么丑陋的文人心理啊!

就说余秋雨,虽然我个人对他没作过什么研究,不过却看过很多人批评他的《借我一生》里面有很多内容是失真的,说他故意借此炒作。但不否认,《借我一生》里的描写很朴实,一物一事都是那么吸引人,令人深思。再有,他的《文化苦旅》、《千年一叹》等,无不蕴涵着浓厚的文化韵味。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批评他、漫骂他呢?在这些人当中有一个是余杰,他就整天说要余秋雨道歉。我们也不能否认,余杰的《光与影》、《火与冰》等,也是具有很浓的文化底蕴,但余秋雨于他,何罪之有呢?难怪别人会说余秋雨“暴得大名又饱尝非议”。何尝不是这样啊。

 下一页 [1 2 3]
关闭窗口

肇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邮编:526061 电话:0758-2752248 0758-2752148 传真:0758-2752248 电子邮箱:szb@zq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