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院顶部条幅
 首页  学院概况  师资团队  教学科研  党建思政  学工动态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社会服务  师范认证  学术平台  校友院史 
西江读书
 《西江读书报》 
 计划与方案 
 主题读书活动 
 
2007年03月第二十一期文章精选  
当前位置: 首页>>西江读书>>《西江读书报》>>2007年03月第二十一期文章精选>>正文
跟着时代读经典
2008-12-09 00:00  

跟着时代读经典


——以四大名著为例

陈国振

经典,多指前人流传下来,远离我们现在社会生活和文化氛围的精神粮食,尤指中国四大名著。时下我们对文学经典的解读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无论是刘心武评《红楼梦》、易中天品《三国》,还是于丹说《论语》《庄子》都众说纷纷、褒贬难一,甚至演变成学派之间的论战对骂。笔者认为,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除了作者的造诣外,还取决于作品产生的时代,而读者阅读经典既要考虑它产生的时代,更要分清自身所处的时代。因为:

不同的时代对经典有不同的阅读方法和不同的读者群。以四大名著为例,这四部作品都产生于明清时期,如果单从“阅读”的定义层面理解,当时的读者群只有读书识字之人,很小的一部分。而今天我们对四大名著的了解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读者群不但在数量上增多,还有身份上的扩大,以前只有读书人才能阅读经典,现在文盲老妪可以读,甚至盲人也可以读。因为不同的时代对经典有不同的阅读方法,以前读经典只能通过认字的方式去读,现在我们除了这种传统的阅读方法外,还可以借助其它科学技术去读:著名播音员张悦楷不就是靠电台的故事连播让平民百姓对《三国演义》家喻户晓的吗?演员陈晓旭不也是通过电视连续剧让全国观众对“林妹妹”刻骨铭心吗?如果说让一个8——12岁的小孩子用传统的方法去阅读《三国演义》,很明显这是不太可能的;但是不同版本的电子游戏《三国志》却不知道让多少代8——12岁的孩子通过玩游戏的方式“阅读”了三国。2007年人气高涨的刘心武评红楼、易中天品三国也毫不例外地先是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红火起来,再出书热卖的。这就是不同时代对经典不同的阅读方法。

不同的时代对经典赋予不同的定义和理解。以四大名著为例,在明清时期,《三国演义》成为经典是因为“忠”与“义”,《水浒传》是因为它寄托了当时人民的反抗理想,《红楼梦》是因为容宁二府是清皇朝命运的缩影,这些都是当时特定历史时代赋予它们各自的定义,所以成为了经典。但是我们从现在时代的角度去看《三国演义》我们会为关羽在华容道放走曹操、为诸葛亮的愚忠而扼腕叹息,看《水浒传》会十分反感宋江的虚情假意、甚至强烈质疑他的经济来源。去年刘心武、王蒙两位学者都对《红楼梦》作了自己的解读,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虽然刘王两位都是中国当代作者,但是对《红楼梦》的解读却截然不同:刘心武很明显地站在现代意识的角度,有点标新立异的意味;而王蒙更多地是从文本去分析,颇有传统红学家的影子。可见,不同的学术风格对经典也有着不同的理解。无独有偶,2007年易中天品三国红遍中国,新意就在于他从平民的立场去解读,拉近了平民百姓与传统经典名著的距离,消除了读者对经典“高深”“艰涩”“难懂”的畏惧心理,化文学作品为通俗易懂的历史故事,全新颠覆了传统的阅读定义,在“阅读经典”的历史上可谓是一次里程碑的尝试。后来的于丹读《论语》《庄子》很明显是抄袭了这种模式,也是不同的时代对经典赋予不同理解下的产物。


关闭窗口

肇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邮编:526061 电话:0758-2752248 0758-2752148 传真:0758-2752248 电子邮箱:szb@zq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