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院顶部条幅
 首页  学院概况  师资团队  教学科研  党建思政  学工动态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社会服务  师范认证  学术平台  校友院史 
西江读书
 《西江读书报》 
 计划与方案 
 主题读书活动 
 
2007年05月第二十二期文章精选  
当前位置: 首页>>西江读书>>《西江读书报》>>2007年05月第二十二期文章精选>>正文
音乐上的舞动
2008-12-04 00:00  

音乐上的舞动


——读张海迪的《轮椅上的梦》

叶小玫

《轮椅上的梦》是张海迪第一部长篇小说。这是一部颇具魅力的长篇小说,作者张海迪为写它在轮椅上度过了数不清的日日夜夜。它以炽热的纯情,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方丹及其伙伴们在艰难岁月里磨炼、成长的火路云程。她双腿瘫痪、命运多舛,是伙伴们的融融友情给予她无限欣慰和激励。孤寂的逆境没有使她沉沦,伤心的泪水没有遮掩她奋进的航标,她驾驭着生命的小舟在人海里求知似渴,顽强博击,在不断战胜自我的人生旅途上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方丹和她的伙伴们共同谱写的这部动人的青春协奏曲,在岁月的长河中,仍然留在读者的脑海中。而这部小说对于喜爱张海迪作品的读者,无疑手中拿到了一把珍贵的钥匙,开启了通往舞台的大门,张海迪则是舞台上的舞者,翩跹的舞姿令人驻足。虽然跳舞对她来说是过于奢侈的想法,然而她健全的思想,丰富的想象,为其营造了文字表达的畅快而诗意的氛围。张海迪借助于文字这块神奇的领域,沟通了作者与读者之间心与心的交流。心就是舞台,舞者的长袖挥洒不尽的是生命的色彩。而张海迪这部小说给了读者与其共舞的机会,然而再热闹的舞场也有曲终人散的时候,当音乐播放完毕,停留在读者脑海中的惟有那音乐的悸动和优美的旋律。

在张海迪诗化的文字世界中,音乐和舞蹈起到了延伸生命想象的作用。在《轮椅上的梦》中,音乐不仅为方丹的世界开启了友谊的大门,成为后来与谭静重逢的信物,更成为作品的主旋律——萦绕盘旋,表征着关于爱、美、梦想、与欢乐。带着音乐色彩的抒情叙事成就了她的小说、散文的独特,而其对生活的批判却隐藏于方丹的平和、宽容和使人放松的交流之中。对于音乐也许谭静的钢琴曲与杜翰明的小提琴在不同的时期,却表征着方丹同样的梦。那是属于方丹的梦——生命尽情展现着它的蓬勃茁壮、美丽和自由。

当读者欣赏张海迪笔下的乐曲时,这乐曲就像滑亮温暖的小溪跳荡着流过心田,心像干涸的泥土吮吸清水一样舒畅。人与人的相处也许就像共同欣赏同一首乐曲,却不可能理解同一种内在的情感,就像我们知道杜翰明的琴曲是伤感的,却不懂得它为什么伤感。

舞蹈则是文本中另一主导意象,与琴声相映成趣。当和平考试归来在方丹面前表演芭蕾舞的片段时,当方丹的脚上穿上了和平的芭蕾舞鞋时,关于奔跑的意象在现实的维度上与谭静的音乐引发的精神维度相结合。时常浮现于小说中的一首诗歌不仅奠定了作品忧伤叙事的基调,更勾勒出欢快的渴望:

“秋天的树叶……落满树叶的一条路,跑来了一个欢快的女孩儿,风把她的长发向后飘起,女孩儿一边跑一边笑。她欢笑着跑进一条小河,温暖的河水淙淙流淌,女孩儿不停地跑,遇着小鸟,追着小鸟的欢唱。女孩儿的笑声穿透了阳光的迷蒙,她不顾一切地跑,河水喧哗着,世界开满了花,女孩儿永远不停地奔跑,奔跑……”

下肢瘫痪和渴望走路——渴望走进伙伴的日常的生活河流中,这种人生困境的构造的关于飞奔梦想消弭于社会的动荡中,所以方丹自学医学并为村人治疗病痛就显得意味深长。从叙述的层面来看,方丹医术的掌握使她获取了伸展生命的方式,冲淡了困扰她的因为难以进入生活中的寂寞,并使她借此与乡村的朴实敦厚的民风紧密结合。而从意义层面上看,方丹的选择不过是为了让“世界开满绚丽的花,飞起快乐的鸟”。

惟其在传播希望,肖顿河才会在死亡的途中感受到雄鹰飞翔的自由,而杜翰明才会受到乐曲中飘洒的绿色,生命中的诸种悲惨事件才没有流入消极的悲伤,而带着壮丽留有余响。当我们随着张海迪的文字走入她的心灵,回溯“文革”时期的故事时,记忆与昂扬的生命激情一起飞扬。


关闭窗口

肇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邮编:526061 电话:0758-2752248 0758-2752148 传真:0758-2752248 电子邮箱:szb@zq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