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院顶部条幅
 首页  学院概况  师资团队  教学科研  党建思政  学工动态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社会服务  师范认证  学术平台  校友院史 
西江读书
 《西江读书报》 
 计划与方案 
 主题读书活动 
 
2014年06月第五十五期文章精选  
当前位置: 首页>>西江读书>>《西江读书报》>>2014年06月第五十五期文章精选>>正文
利用互联网增长知识与智慧
2014-09-10 00:00  

利用互联网增长知识与智慧


文学院黄秋尘老师

如今电脑和手机已然成为我们大学生的标配。连上互联网,我们可以阅读全球新闻资讯、轻易查找各种资料、轻松与亲人朋友沟通联系……似乎只需要连上互联网,我们就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我们上课可以不再背着沉重的书包,甚至连纸和笔都免了,带上手机就可以。老师提问,我们可以不看教材,在百度上一搜就能得出相应的答案。出门在外不用先研究路线,我们打开导航和地图,搜一搜就知道自己在哪,附近有哪些商铺。回到家里,我们也舍不得放下自己的手机,盯着屏幕不断刷新。

当然,互联网给我们带来许多的好处。我们比以前能更快地接触到更多更全面的信息,能通过MOOC等平台学习到世界名校的公开课程,能更加方便地购买商品,甚至可以与以前接触不到的名人进行互动。

然而,随着互联网对生活的渗透,我们感觉到知识似乎不再重要了,因为只要有不懂的问题,在搜索引擎搜索一下或者在新浪微博、微信朋友圈、百度知道上吼两声就能获得大概甚至更多。微博,朋友圈,百度经验上每天都会有各种知识和经验的梳理和总结,一目了然,我们尽情享受着知识的快餐。互联网时代不缺知识,我们似乎可以不用掌握太多的知识,在需要的时候去搜索就可以了,课堂教学变得可有可无,上大学似乎也变得没有意义。

可先等等,如果你对一个概念都无法描述出来的话,你怎么去搜索这方面的知识呢?培根曾经说过,知识就是力量。如今知识已经过剩,我们更需要的是管理和使用知识的智慧。我们都知道事物发生质变是需要有一定程度的量变。而“智慧”是什么?“智”就是日积月累的“知”,是我们在掌握了大量的知识后对事物规律的理解,形成了可靠的思维模式,能让我们更加准确地分析和处理新的知识。凡事都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而借助互联网去获得知识,节省了我们自己思考的时间,而这个思考的过程恰恰对我们的思维发展有着非常大的推动力。失去了自己的思考,我们就可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最终失去了自己的判断,丧失了自我的人格。

这么一说,似乎我们又把互联网当成洪水猛兽了,走得太极端。那么,大学学什么?其实我们在大学除了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形成正确有效的思维方式。毕竟知识有可能过时,而智慧则是获得新知识的一种方法或工具。同样,互联网也可以成为增长我们智慧的有效渠道。这么一说,我们应该重新去思考该如何充分高效地利用互联网。

课程任务重,我们经常抱怨时间不够,其实我们可以将碎片化的时间通过手持设备进行管理和利用。现在我们通常都带着手机,我们就可以在手机上添加日程,记录每天/每周/每月的例行安排,又或者是重要的事情,添加提醒并在不同的设备中进行同步。每天开始前对今天的日程进行查看和调整,这样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更加有条理,也更加高效。另外我们可以利用很多零碎的时间做一些有意的事情,比如安装单词锁屏软件可以让你在解锁手机的同时背诵单词,又或者可以下载梁文道的读书节目《开卷八分钟》,每天花几分钟时间,多开阔视野。特别要说的是,手机中有一些非常棒的GTD(go to do)任务管理的软件,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项目记录不同的任务,这样使我们在同时完成多线程任务时更能分清轻重缓急,分而治之。

俗话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现在大学生经常被人认为在花钱方面大手大脚,乱花钱。虽然大部分大学生还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但我们也可以利用手持设备进行财务管理。在手持设备上装上随手记等理财软件,我们可以在月初设立一个总预算,也可以区分细目,如食物酒水、行车交通、衣服饰品、休闲娱乐等。然后我们将每一笔的收入和支出都按分类随手记录下来。一个月下来,我们就可以查看这个月的收支情况,看看到底是那部分支出超支了,下月可以做出相应的调整。如果你是情侣或者要想让爸妈了解你的财务情况,我们甚至可以多人同时记账,并且通过网络合并和同步数据。

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知识管理。现今我们获得知识的渠道非常多,除了课堂知识和课本知识,我们可以通过网易公开课,知乎,沪江,豆瓣等互联网渠道获得最新的知识,作为学校传统学习的补充。又或者我们通过新闻客户端,微博等阅读到有用的信息时,我们就可以通过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等互联网笔记工具进行记录,然后再抽时间进行整理分析,建立起自己的知识库。当我们积累和储备了足够多的知识,我们写文章和发表意见的时候就能有更广阔的视野,也能产生质变,逐步形成高效的思维方式。

总之,互联网和互联网设备能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许多方便,但千万要当心不要让其异化成为束缚我们无形的枷锁,而应该使之成为我们学习和生活的好帮手。


关闭窗口

肇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邮编:526061 电话:0758-2752248 0758-2752148 传真:0758-2752248 电子邮箱:szb@zq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