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院顶部条幅
 首页  学院概况  师资团队  教学科研  党建思政  学工动态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社会服务  师范认证  学术平台  校友院史 
西江读书
 《西江读书报》 
 计划与方案 
 主题读书活动 
 
2006-2007学年“主题读书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西江读书>>主题读书活动>>2006-2007学年“主题读书活动”>>正文
立道崇德•和谐兴邦
2008-11-24 00:00  

-----读《论语》获悟

04中文3班梁亭婷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大到宇宙世界,小到万事万物,包括人类社会,无不由“和”而产生。其中,儒家学说提出了一系列旨在实现和谐的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作为君子修养的重要方面,作为社会协调的价值尺度。下面,从儒家经典《论语》出发,论述该如何立道崇德,以培养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匹配的现代公民精神。

首先,公民的自我修养应中庸温和。“中庸”最早见于《论语》。孔子说:“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孔子把中庸视为最高的道德准则,而慨叹很少有人做到。什么是中庸?中庸就是不偏不倚的日用常行之道。其基本的内容就是待人处事既不要过分,也不要不及。孔子论德主张中庸。子张和子夏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他们身上有许多优点。当子贡问孔子他们二人谁更好一些时,孔子说:“师也过,商也不及。”(《论语·先进》)子贡以为“过”比“不及”好一些,孔子告诉他“过犹不及”。两位学生在品5德修养上还差在哪里呢?就差在有所偏而不合中庸。过分和不及都是不妥当的,过一分,往往谬以千里。

可是,中庸往往被理解为“不过火”,这是片面的。朱熹曾指责当时诸儒把中庸说成:只是含糊苟且,不分是非,不辨黑白;遇当做的事,只略做些,不要做尽。实际上,中庸之道是通过“执中”而达到“中和”,即把人们的感情、欲望、思想及行为控制在道德的范围之内,使之恰到好处。中庸不完全是一种客观事实的中庸,而主要是一种价值选择的“适宜”、“应该”、“恰如其分”。一个人想做到中庸,必须加强品德修养。提高自我调控能力,使自己的言行、情感、欲望等适度、恰当,避免“过”与“不及”。有了这种修养,必然在性格上具有一种圆融温和的儒者气象。这种修身处事皆合宜得体的品质和行为方式及圆融温和的性格,是人际和谐、社会和谐的德行基础。

其次,在人际交往中要友善亲和。和谐社会必须有社会成员之间的互相认同和接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离不开人际关系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这主要依赖于我们每个人都要在意识上具有友善之情感,与人为善之态度。更进一步地说,就是要有仁爱忠恕之心。“仁”字在《论语》中出现的概率最高,是孔子学说中的中心概念。仁作为道德准则,主要表现在忠恕上。“忠恕”是“仁”的基本内涵,也是行仁的着手处。孔子在答子贡问时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意思是指,仁就是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启发帮助别人,让别人站得住;自己通达了,同时也启发帮助别人,让别人也通达。自己能够从身边的生活选取事例,将心比心,就是实行仁的方法。当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个字可以奉行终身时,孔子说:“其‘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也就是说,即使我们不能成全他人,起码遇事应先替他人考虑,对他人采取宽容的态度,自己所不愿得到的东西,也不要强加给他人。

 下一页 [1 2 3 4 5]
关闭窗口

肇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邮编:526061 电话:0758-2752248 0758-2752148 传真:0758-2752248 电子邮箱:szb@zq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