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院顶部条幅
 首页  学院概况  师资团队  教学科研  党建思政  学工动态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社会服务  师范认证  学术平台  校友院史 
西江读书
 《西江读书报》 
 计划与方案 
 主题读书活动 
 
2005年11月第十一期文章精选  
当前位置: 首页>>西江读书>>《西江读书报》>>2005年11月第十一期文章精选>>正文
生活•阅读•写作
2009-11-13 00:00  

生活•阅读•写作


杨红军

我完全被这篇小说迷住了,好像聋了和瞎了一样,--我面前的喧嚣的春天的节目,被一个普通的、没有任何功劳也没有过失的村妇--一个厨娘的身姿所遮掩了。很难明白,为什么一些我熟悉的简单的话,被别人放到描写一个厨娘的“没有趣味”的一生的小说里去以后,就这样使我激动呢?在这里隐藏着一种不可思议的魔术。我不是捏造,曾经有好几次,我像野人似的,机械地把书页对着光亮反复细看,仿佛想从字里行间找到猜透魔术的方法。

--高尔基

文学作品魅力无穷,久经不衰,其魅力主要来自那些令人心醉神迷的艺术形象。艺术形象的形成虽然充满着神秘色彩,现代文艺心理学一般比较认同文学形象形成的如下过程:生活现象----作者的心理表象----审美意象----物态化的文学艺术形象。

文学写作需要作者对脑海中大量的表象进行描绘,即使是虚构的,也要以真实表象为基础,否则艺术真实缺少生活真实作保障,就会成为虚妄之谈。鲁迅在听到了陈赓将军的故事以后,很想写一部关于红军斗争生活经历的作品,但由于没有生活体验,只好放弃。后来他说:“这并非没有功夫,却是没有本领,多年和社会隔绝了,自己不在旋涡的中心,所感觉到的总不免肤泛,写出来也不会好的。”可见,如果缺少直接来自生活的表象,仅仅依靠间接生成的表象去写作,作者就会感觉力不从心。曹雪芹在《红楼梦》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中描写笑的千姿百态,就是一个很好的正面例子:

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地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曲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作者通过描写众人各具特征的笑态,把一个欢快的场面惟妙惟俏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若缺少丰富地生活积累,千人一面地描写地必定没有如此的艺术魅力。

表象的内容丰富多彩,从获得途径看,它包括直接生成的表象、间接生成的表象和想象表象等。作者获得丰富的写作表象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感知生活要开放五官。根据大脑反映外部物体和空间形成表象所借助的感官差异,这些感官提供的表象可以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等等。作者要真实地再现生活场景或者要逼真的描绘一个想象中的世界,往往需要调动各种表象,这样可以营造强烈的现场感,如果表象的生成不能够多样化,写起来就会很单调。沈从文在《边城》一文中描写的湘西生活让读者恍如身临其境,这和作者注意积累多样化的表象有很大关系,他在童年时就“各处去看,各处去听,各处去嗅闻”,能十分容易的辨别“……腐草的气味、屠户身上的气味……蝙蝠的声音、一只黄牛当屠户把刃刺进它喉中时叹息的声音……”正因为作者注意生成多种表象,所以文章才会有声有色。

其次,感知生成的表象是有限的,要靠大量的间接生成来补充。当作者在生活中生成了很多表象时,写作起来仍然会经常感到还是那么的孤陋寡闻。这是因为仅仅依靠那么点儿东西,来认识和表达生活是远远不够的。从时间上看,人的一生经历与久远的历史、浩淼的未来相比;从空间上看,个人的生存环境与茫茫宇宙相比,都只不过是沧海一粟。这样,人们要想深刻地认识和表达世界,就必须通过各种文字、声象资料等去生成表象。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明了多读书的好处。成功的作家都非常重视博览群书的,比如老舍在《写与读》一文中说:“要写作,便须读书。”他自己为了写作,读莎士比亚、欧洲史、古罗马作品等等。读书对获取大量的间接表象起着重要作用。

文学创作是一项艰苦的劳动。那种感叹自己缺少才气,一心只等灵感翩然而至的想法是错误的。只有那些经历过丰富的生活实践,阅读大量的经典名著,并积极积累各种表象,然后勤于思考、不辞劳苦的人才能写出好作品。司马迁写《史记》动笔于公元前一零四年,到公元前九十二年前后才初步完成,经过采集与阅读获得素材的时间达十多年;雨果开始构思《悲惨世界》时还是个年轻的小伙子,最终完成时已成一位白发银须的老人,前后历时更是长达三十二年之久,作者在这段时间里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历,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一分辛苦一分甜,勤能补拙是良训。”这句话用在作者身上实在是在合适不过了。

此外,写作活动本身是促进阅读与观察的一个重要的动力因素。因为“要表达”这个动机可以使作者本来模糊不清的表象更清晰、更完整。无论什么时候,你也不能像在工作中,在写作之际那样深刻的看见细节。这种写作时期的内观察有助于作者找准观察与思考的缺陷,然后再通过阅读与观察提高写作水平。所以作者一定要勤奋写作,才能不断积累生活,打开思路。相反,如果懒于动笔,懒于动脑,观察能力就会下降,对生活熟视无睹,阅读也会失去良好目标,长此以往,则会提起笔来头脑空白,使写作陷入困境。


关闭窗口

肇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邮编:526061 电话:0758-2752248 0758-2752148 传真:0758-2752248 电子邮箱:szb@zq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