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院顶部条幅
 首页  学院概况  师资团队  教学科研  党建思政  学工动态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社会服务  师范认证  学术平台  校友院史 
西江读书
 《西江读书报》 
 计划与方案 
 主题读书活动 
 
2007年03月第二十一期文章精选  
当前位置: 首页>>西江读书>>《西江读书报》>>2007年03月第二十一期文章精选>>正文
中国女子的蜕变
2008-12-04 00:00  

中国女子的蜕变


日尧

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

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

——《诗经·小雅·斯干》

哲学家尼采曾经说:“你去女人那里吗?别忘了你的鞭子!”也许令尼采无法想象的是:在中国,男子对女子实行了比用鞭子拷打还阴狠千万倍的统治。几千年过去了,中国女子的地位经过了一个漫长而又痛苦的衍变历程,总算争得与男性均衡的位置。林语堂在其作品《中国人》中也表示妇女的幽禁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但不可否认,在中国的史书上,确实记载着许多女子不幸的故事。这些故事明朗而清晰,仿佛并不遥远,就发生在昨天。

汉武帝金屋藏娇,困住阿娇一辈子。作为一个皇后,她地位尊贵,得到了百姓艳羡的权利和财富;作为一个女人,她又是卑贱低微的,连最起码的幸福都没得到过。在皇宫哭过、闹过、疯过,她终究没能拴住情郎的心。“长门一步地,不肯暂回车。”新人笑﹑旧人哭的绝境作为中国封建时期女性的最大悲哀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成为尴尬的一笔记载在史书之上。“你看过一个茶壶四个茶杯在一起,但你见过一个茶杯配四个茶壶的吗?”辜鸿铭为纳妾制度这一辩解堪称经典,颇有指鹿为马的感觉。我国男性的姬妾态度,是一个古老而又长新的话题。凭什么丈夫可以三妻四妾,可以寻花问柳,然而女子却必须遵循所谓的三从四德、咽泪装欢,夜夜独守空房?而女子一旦另觅他人,则被指责妇德沦丧,红杏出墙!因为这些不平现象,从古至今,一直不断有女性在不断奋起挣扎着,从而在对陈腐观念的颠覆突围之中不断演绎出一个个故事出来。而恰恰是因为这些故事的发生,才使我们有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在充斥着不公与蛮横的时代,卓文君最让我钦佩不已。她敢于同穷困潦倒的司马相如相恋,并以守寡的身份和司马相如私奔成都。而在丈夫发迹想娶茂陵女为妾后,她又敢于出声责备,并写了有名的《白头吟》以示决裂。“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每每谈及卓文君,心头总会涌起一股异样的感觉。那样的年代,她恰似一股不息的泉源汩汩涌动着,荡涤洗涮着他人脑海里看似天经地义实则忽视公平藐视女性的思想。

还有一个不凡的女子,让我不得不提的。她一生嫁过两个男人,在他人眼里不守妇道,但她却开创了一个王朝的兴盛,让人佩服不已。武则天不只让自己名垂青史,也成就了上官婉儿这个大周第一才女的辉煌。有人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身为女性软弱的表现,怕死后无法面对自己的两个丈夫。在我看来,她身为女性的精明恰在于此。在男权观念深入人心的社会,标榜男女平等其实是徒劳的。因为有她,中国男女地位的平等在她做皇帝的那一刻起迈出了一大步。而在武则天以前,有一个女子可以和她形成鲜明的对比,那就是被别人不经意碰触到胳膊而挥刀斩臂的寡妇。元代对女子的禁锢尤为严重,女子的肌肤是决不可以让除丈夫外的男子碰触的,否则就是不忠贞,被人看不起。“寡妇断臂”的故事就是这个谬论的典型悲剧。试想一下,假若武则天同这个保守的女子一样,坚持烈女不侍二夫的思想,那么她绝对无法像今天一样让人们难以忘记。当然,这样说并不是鼓吹女子去放荡行为,用美色换取与德行不等值的东西。

鲁迅先生说:“一个兴盛的民族,其男人以保护女人为荣耀;而一个衰落的民族,则以欺凌女性为能事。”在今天,中国的女子们早已和男同志们地位相同;尽管仍有一些地区重男轻女,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这种现象早晚有消失的一天。然而,令我担忧的是:女同志们早以或者说逐步把男士们抛诸脑后——在商场,她们遥遥领先;在情场上,她们很能适应“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这种生活。再也没有一个女子会高叹“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她们不再相信女人为弱者,只同意男人如衣裳。女性蜕变的力量强大到让我们无从拒绝,甚至没有精力和时间去思索这究竟是时代的进步还是退步。

社会学家李银河提出效仿西方实行“换偶”制度,很多人激愤不已,群起而攻之;娱乐圈的“潜规则”备受关注,有关男女地位关系的讨论仍然备受瞩目,它亘古耐说而激烈,象死水微澜总能激发出新东西,随时随地掀起一场精妙绝伦的论战。五百多年前的莎士比亚这句“女人,你的名字是弱者”在今天是否还有其被提及并加以解构的意义呢?围城里的男男女女还在困惑地茫然着,无可否认的一点是:男同志们要去女人那里时已经不敢也不可能像尼采一样手拿鞭子了。


关闭窗口

肇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邮编:526061 电话:0758-2752248 0758-2752148 传真:0758-2752248 电子邮箱:szb@zq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