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院顶部条幅
 首页  学院概况  师资团队  教学科研  党建思政  学工动态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社会服务  师范认证  学术平台  校友院史 
西江读书
 《西江读书报》 
 计划与方案 
 主题读书活动 
 
2008年09月第二十七期文章精选  
当前位置: 首页>>西江读书>>《西江读书报》>>2008年09月第二十七期文章精选>>正文
缘结尘世
2008-12-23 00:00  

缘结尘世


——读《生活的艺术》有感

欧水开

很多人都说读书是要看缘分的,为何会读此书,为何不阅那书,冥冥之中似乎早有定数。说来有点玄妙,读《生活的艺术》也是在无意之中开始的,起初是怀着打发时间的想法,但越是读下去,越是有一种喜爱之感,越发不能离开林语堂先生的人生哲学。缘结尘世,或许是人生的最佳状态。

此书乃1937年林语堂旅居美国时的畅销书籍,当初是林氏应赛珍珠夫妇之邀,向美国人介绍中国人及中国文化的一本著作,与《吾国与吾民》是姐妹篇。全书共十四章,从人性、思想、文化、旅行、生活用品等等人们熟悉的东西入手,挖掘生活中不容易被发现的道理。研究林语堂的权威专家王兆胜在《闲话林语堂》中讲过“读林语堂的作品好似开启了我心灵的封条”,不单单是王先生的心灵封条给打开了,我心里的冬天也随之变成了春天,冰封已久的心灵顿时豁然开朗起来了,仿佛重获新生般。他的整本著作,都在阐述着一个道理:人生的最佳状态——缘结尘世。

“人类对于人生悲剧的意识,是从青春消逝的悲剧的感觉而来的,而对人生的那种微妙的深情,是从一种对昨开今谢的花朵的深情而产生的。起初受到的是愁苦和失败的感觉,随后即变为那狡猾的哲学家的醒觉与哂笑”,看着此般文字,细细地体会林语堂对人生理解,觉得这里面包含着一定浓度的悲剧成分。正是因为林语堂觉得人生在生死这个问题上,无论贫贱富贵,一律平等,即使是最伟大的伟人也会有死亡这一天,也即使是最不起眼的清洁工也会有出生的那一刻,共同存活于此世间,那么“尘世是唯一的天堂”。我们早早就与此生有着某种缘分,为何我们不好好珍惜?“人类如要生活,依然须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既然人类必须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那么人类就应好好地爱护这个充满可爱之处的世界。热爱生长在这里的一草一木,珍惜这里的一虫一鱼,善待这里的各种肤色的人类。从人类生存的基本开始出发,拽住生命的本源,热爱大自然,热爱自己的生命,清楚自己的奋斗方。林语堂这种清醇圆熟、最得智慧的生活理念内蕴无限,只有深入体会才能领略其中的奥妙。人类存活在这个世界上,除了要处理好个人与地球上的所有动植物的关系之外,还要理顺好与自己的同类的关系,与自己身边的危难的关系。要做到与这些事物形成良好的关系,依靠着天生已有的性灵,寻找温和的方式,取得各方的平衡点,很多事情都会迎刃而解。在这一点上,林语堂认为中国人做得比较好,“中国人甚至以为天或上帝也是一个颇为合理近情的人物,他们以为你只要过着合理近情的生活,依着你的良知行事,你就不必再有所惧怕,他们认为良心的安宁是最大的福气,认为一个心地光明磊落的人,连鬼怪也不能侵犯他”(《基督徒、希腊人、中国人》、《生活的艺术》)。中国人是按照自己的天性——良知行事,所以很多事情都会迎刃而解,有艺术地生活着。人人都有天性,而且都也是上天所恩赐的,自然有其与尘世融合的道理。先是与天性有关的东西,再是与社会有关的东西,理顺了逻辑关系,而不被世俗所弄愚。一个个人的努力付出,只有在受到别人肯定的时候,才可以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收获。人也就是理性地认识到只有从社会生活中来,再到从生活中去的基本意义,才能使生命获得最大的精彩。这是著作中所要追求的境界,不过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人人都有着如此智慧。

著作中的第七、第八章讲述的也都是日常生活中相对普遍的事情,“安卧眠床”、“坐在椅中”、“谈话”……都是以一种很清晰的态度表明结缘尘世之好处。读来实在亲切,人生就应该是以此为根本。换一个角度来看,林语堂所坚持的结缘尘世是一种迂回曲折,避免硬碰硬的柔性处世态度。它含有理智的妙语,对自身有反省作用的同时,对他人也有警醒之意义。值得品读,值得思考。

在尘世中生活,在尘世中追梦,其乐无穷。


关闭窗口

肇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邮编:526061 电话:0758-2752248 0758-2752148 传真:0758-2752248 电子邮箱:szb@zq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