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院顶部条幅
 首页  学院概况  师资团队  教学科研  党建思政  学工动态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社会服务  师范认证  学术平台  校友院史 
西江读书
 《西江读书报》 
 计划与方案 
 主题读书活动 
 
2003-2004学年“主题读书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西江读书>>主题读书活动>>2003-2004学年“主题读书活动”>>正文
神•自然状态下的人性•美和善
2008-11-24 00:00  
阮》、《过岭者》、《黑夜》等,可从他主要作品和主要倾向来看,他的乡土文学不是反映农民苦难的文学,也不是描写农民抗争文学,而是描写自己理想的文学——处处表现农民自然人性的文学,如《阿黑小史》、《边城》、《船上岸上》、《山鬼》、《凤子》、《长河》、《往事》等,里面有湘西世界蛮荒自然状态下和原始初民的神性、强力、元气以及旺盛的情欲,忧愁中的淳朴、善良、美丽。在里面也有酗酒、赌性、打架、嫖娼等可恶的行为,可在沈从文的笔下这些恶劣的行为却显示出他们劣迹中的淳朴、善良、坚贞、诚实、勇敢的美德,衬托着他心中的“神”,正如他说的“神圣伟大的悲哀,不一定要有一堆血,一把泪,一个聪明的作家写人类痛苦或许是用微笑表现的”。

在他的文章中,湘西成了迥异于城市却又与现实的湘西截然不同的“乌托邦”世界。他也明白他笔下的湘西与现实的差距,他曾写道:“农村社会那点正直、素朴的人情美几乎快要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冷冰冰的金钱和赤裸裸的利益……”但他仍然执着的写故乡美丽,突出故乡的“神”,因为他爱故乡,爱故乡的人们,进而也扩展到爱整个中华民族,他为整个民族处于一个水深火热之中而担忧。他希望湘西人盛旺的精力,野蛮的力量,大自然的神性成为火炬,引燃整个民族的青春火焰。他在他的作品中常常提到“信仰”,如在《若墨医生》中写道:“我们要这点信仰,才能从信仰中得救……”,在《长河》中写到了长顺的信仰:“…对于国家,不免有了一点儿‘信仰’,这点信仰和爱、和他的家业性情相称,且和二十年来所得的社会经验相称,他有种单纯而诚实的信念,相信国家不打仗,能统一,究竟好多了。国运和家运一样,一切事慢慢来,慢慢的会好起来。”而在《凤子》中对“信仰”做了进一步阐述,在文章中,人们所“信仰”的“神”是“‘自然’,一切生成的现象,不是人为的,由于他来处置,他常常是合理的,宽容的,美的”。他希望他的读者信仰“神”、“大自然”、“美”、“善”,从而达到对整个民族的“信仰”,统一民族,拯救民族。他有意的美化湘西中的一切,即使是农民的迂腐也不例外,如在《萧萧》一文中,他把萧萧的悲剧性命运发生作用的外力归于“规矩”和“习惯”,而为事实惩罚实施者淳朴的乡民开脱,使文章的深层意蕴更丰富和耐人寻味。他希望他的读者看到的是中国的希望,在文章中他让读者领略湘西世界的奇幻和浪漫,原始初民的自在与强健,在湘西的野蛮与粗糙的灵魂中吸取勇气,在自然的形成的苦乐中接收“神”性。他从人物的勇敢、无所畏出发,挖掘背后的生命意识和坚实强悍的灵魂,让读者受感染也坚强、勇敢起来。

他在作品中,用佛家思想把野性的湘西美化,用儒家思想把伦理情感推到民族前途的思考,用道家思想把诗性人格锐变成自强不息的精神。这些在他的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如《边城》、《往事》、《长河》等,作品中没有起伏跌的情节,只是平平的叙述,平淡、朴质,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本质,在内心产生一种惊心动魄更深入灵魂的感受,在命运作用下的忧伤中又处处洋溢人性的空间,正如刘西谓所说:“作者的人物虽说全部良善,本身却含有悲剧的成分,惟其良善,我们才更易感到悲哀的分量。这种悲哀,不仅仅由于情节的演进,而是自然带在人物的气质里的。”这里山清水秀,汉子勤劳纯朴,女人自然率性,里面的每个灵魂都是简单的,他们诚实,心口同一,思想行为一致,他们身上涌动着勃勃的生命力,他们有的是勇气,爱与自然的“人性”……,他们身上有着沈从文对中国人的期待与梦想……

爱往往是残缺的,也似乎只有残缺的爱才容易动人,在沈从文的文章中,爱和美是同义词,他的艺术感觉是那么新鲜,他总是从大自然那里体会到生命的丰富和伟大,找到爱与美的相交融的感觉。美是人性的外在形式,而爱却是人性的内容,善是人性的真谛,《边城》中的爱透着人性的真谛而流露出悲伤,《龙朱》中的爱有着人性的外在形式,溢满着浪漫,《媚金•豹子和那羊》以及《阿黑小史》中的爱则太多动人的悲悯。在信息发达,感情泛滥的今天,爱情像纸飞机一样,容易折成,容易起飞,更容易夭折而成为地上任人踩踏的废纸。沈从文作品中的爱在现在显得有几分奢侈,但他它也给予我们提示:在感情的进程中多一些人性,少一些错误,少一些后悔。

现代化进程使社会能够更有效的调动劳动力和资源而创造出更高的价值为国力的提高和人民富裕开辟道路。它也使人们对待事物的判断标准都成为利益和效率,这几乎是一个功利时代,整个社会像是道德的真空。这与历史传统和人性的标准形成对立。这时,我们不妨重温一下沈从文的“神”——自然状态下的“人性”——美、善。从中得到一份启迪,一份领悟,一份借鉴。以便在支配人生命运时,情感、理性、意志,偶然诸因素的加、减、乘、除中,不要出现运算错误,得到正确的结果。我想,这也正是沈从文的“神”的巨大魅力,它超越时空,被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欣赏品味,不断获得新的审美体验和感受的巨大价值。

上一页 下一页 [1 2 3]
关闭窗口

肇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邮编:526061 电话:0758-2752248 0758-2752148 传真:0758-2752248 电子邮箱:szb@zq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