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院顶部条幅
 首页  学院概况  师资团队  教学科研  党建思政  学工动态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社会服务  师范认证  学术平台  校友院史 
西江读书
 《西江读书报》 
 计划与方案 
 主题读书活动 
 
2003-2004学年“主题读书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西江读书>>主题读书活动>>2003-2004学年“主题读书活动”>>正文
白色的主题
2008-11-24 00:00  

假如你是一名警察,那么,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是你的职责,在烈日之下,在暴风雨之中,我们都能看见你的身影,不管在繁华的商业街,还是不知名的小巷之中,总看见你穿着那身威风的警服,帮助人民排忧解难。遇到危险,永远是你冲在最前面,这就是奉献,每一位警察都希望社会安定,但当社会真正安定的时候,他们的奉献精神没处施展时,又感到人生价值难以实现。

医生、老师、警察是最让人崇拜与尊敬的三种职业,这是因为他们是奉献精神最突出的职业,就像人们所说的“付出越多,收获越多”一样,他们的付出我们每一个人都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也因此他们得到了更多的肯定。

生与死的区别到底是什么?在生物学角度来说:生与死存在着本质的差别。不过,站在大多数人的角度上看,生与死的却有着不同的意义。自古以来,中国就流传着一句古话“好死不如赖活着”。如今的我,深深地鄙视这种观点。照这样说来,为了防止自己生命受到威胁,不会有一个人走进隔离病区,行使他们救死扶伤的职责,病人只能安静的等待死亡,这对病人来说公平吗?如此地看待生与死,社会又会变成怎样?

大家一定还记得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吧?在我看来,他的生与死就没有本质的区别。其实,在孔乙己的内心之中就有一种“好死不如赖活着”的观点,在如此艰难的生活背景下,靠乞讨为生,最后凄凉死去。面对这样一个人物,鲁迅先生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哀其不幸,恨其不争”。对!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如此的人活在社会上又有何意义?他的死是一种没有意义的死,没有留下任何东西,只可以说是一种解脱。

在许多名家的作品之中,可以说主人翁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英雄”,一种是“庸才”,如今评论谁是英雄的标准已与以前不同了,邓练贤、叶欣……就是新时代的英雄,也是《守护生命》中无数主人翁的代表。有些人畏惧死亡,有些人能够坦然面对。能够坦然面对死亡的人是因为在他们心中觉得假如“死得其所,死得值得”又何妨。有些人的生命也许只有短短的十几年,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超过了许多人,有些人也许可以长命百岁,但当迈入花甲之年后,回首年轻时的年华却觉得有愧于心。

人生一路走来,每一个人选择的道路不尽相同,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之中,有许许多多的十字路口,面对左右为难的选择,价值观不同的人选择当然也不一样,也许当初无数为抗非献出生命的人可以选择远离那令人害怕的隔离病区,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们现在还安然的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也许……。但假如像邓练贤、叶欣……这样以“无私奉献”作为自己座右铭的人来说,当初退缩的话,就算如今安然地活在世上,他们的内心会饱受煎熬,不会活得快乐。他们是带着满足与微笑离开我们的。他们的牺牲,带动了共和国无数医务工作者,毅然走上“抗非”第一线,帮助那些“非典”病人恢复健康。他们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他们的精神是新时代的奉献精神。如此的一次“战争”让我们更加坦然的看待生死,我们更加敢于奉献,敢于为公益事业牺牲生命。

追溯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三皇五帝时期,多少人为正义而死。战争年代,多少烈士为革命而献身。如今,以“抗非”英雄为代表的新时代英雄为人民的利益而牺牲了宝贵的生命。可以说每个时期都会涌现出一批我们学习的榜样。

转眼间,又一个春天即将来临,百花又将争芳斗艳,羊城的春天依旧——绿如油的青山、草地。绿又成为了春天的主题。在“抗非”烈士的墓前,摆满了鲜花,虽然“非典”带来的恐惧和灾难已经淡忘,但发生在隔离病区的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依然回响在耳边,那种“抗非”的奉献精神依然鼓舞着英雄的追随者。

上一页 下一页 [1 2 3]
关闭窗口

肇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邮编:526061 电话:0758-2752248 0758-2752148 传真:0758-2752248 电子邮箱:szb@zq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