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院顶部条幅
 首页  学院概况  师资团队  教学科研  党建思政  学工动态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社会服务  师范认证  学术平台  校友院史 
西江读书
 《西江读书报》 
 计划与方案 
 主题读书活动 
 
2006年3月第十三期文章精选  
当前位置: 首页>>西江读书>>《西江读书报》>>2006年3月第十三期文章精选>>正文
“无用之用”最有用
2009-11-12 00:00  

————读书杂谈

政法学院 杨迎春教授

一谈到读书,特别是读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书籍,往往就有学生问我:“读它有什么用?”“有什么用?”这是当下很多学生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也是一种思维习惯了。在这工具理性大行其道的潮流之下,要想给学生一个满意的回答还真不容易,因为这个问题毕竟没有商场卖电器的售货员能清楚地说明哪个开关有何用那样简单。我在寒假前后看了一些东西,受点启发,有些话想与同学们交流交流,也许有助于我回答同学们的问题。

一、“毕业多年的一些学生认为读大学期间学到的马列主义理论最有用。”

2004年,由中山大学著名教授郑永廷牵头搞的一项大规模的专题调研引起了中央高层领导的重视。郑永廷教授组织完成的调研报告中有一个内容令人深思,那就是已经从高校毕业多年并在社会上比较有成就的许多人都认为,在校期间学过的马列主义理论最重要,现在对他们最有用,但也可惜当初读这方面的书太少。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看起来让某些人发笑的结论呢?这些学生的理由是这样的:毕业以后,社会发展变化太快了,原来学的某个专业的知识早就过时了,而且有些人已经变换过多种工作,和原来学的专业相差十万八千里了,可是不论社会怎样变,自己换过多少种工作,那些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那些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工作方法和思想方法,特别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却是干什么工作都能用上,而且用得越好对自己和事业越有利。这真是一个令人深思的结论。事实胜于雄辩,我觉得这些毕业生没必要说假话,他们说的是在社会上经过磨练以后的真实感言,是成熟以后得出的经验之谈。一个人在大学期间往往不成熟,容易受社会上严重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风气影响,很难把握好努力的方向,有人就把学校开出的课程简单地划为有用的和没用的两大类,认为只要学好专业就行了,马列主义理论只是对少数专门搞政治的人才有用的。那么,看了上面的调查结论,我们能否受点触动呢?一个有前途的青年人必定是有长远战略眼光的人,他做事的时候不能只看眼前有用没用,而一定是如饥似渴地吸收各种知识,在学好本专业的同时,让自己有开阔的视野,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能力,特别是做人的工作的能力。而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其涉及的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书籍,恰恰能够满足青年人这方面成长的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给我们的是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能给我们带来巨大精神动力的理想和信念,所以,学好了这些东西,我们走上社会后就知道如何正确地做人、做事,并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二、“中国的富人阶层因为有了王石这样的读书人而变得面目可爱”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上产生了一批富人,特别是广东富人更多。但是,目前中国富人的整体社会形象并不太好,主要是某些人“暴发户”的形象让人比较厌恶,有人有钱了就为富不仁,花天酒地、吃喝嫖赌。有些有钱人折腾几年又变成了没钱人。不过,现在只要我们注意观察一下,就会看到不少有钱人变得面目可爱起来了,他们不再把个人财富看得那么重了,而是把社会责任看得越来越重;他们不再那样浮躁和张扬了,而是变得日益平和与沉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一是有钱人中读过书的人多了起来,二是有些有钱人越来越把读书当成“要紧的事”了。最近我从几个地方看到介绍著名的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事迹的报道,更加深了我的这种印象。王石是中国企业家中创业较早的一位,也是一位生命力很旺盛的企业家,从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一直是一个叱咤风云的弄潮儿。他成功的因素很多,其中有一条,就是他爱读书,早期爱读巴尔扎克、司汤达、雨果等人的作品,后来偏爱读文史哲方面的书籍,一部汤因比的《历史研究》反复读过多次,说这是让他“世界观改变的读物”,而且买来多本送给好朋友们读,还爱读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说读它有一种“开明智”的感觉,此外他还对战争史有浓厚的兴趣。要让我们现在有些同学看来,读这些书和他经营企业好象没什么关系,读这些书“有什么用?”事实证明有用,而且有大用!他自己认为读这些书让他有了更多的智慧,精神世界比过去更丰富了,提升了自己的品位,也让他更懂得了如何去享受生活。

 下一页 [1 2 3 4]
关闭窗口

肇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邮编:526061 电话:0758-2752248 0758-2752148 传真:0758-2752248 电子邮箱:szb@zq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