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院顶部条幅
 首页  学院概况  师资团队  教学科研  党建思政  学工动态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社会服务  师范认证  学术平台  校友院史 
西江读书
 《西江读书报》 
 计划与方案 
 主题读书活动 
 
2006年12月第二十期文章精选  
当前位置: 首页>>西江读书>>《西江读书报》>>2006年12月第二十期文章精选>>正文
人人皆可品三国
2009-11-05 00:00  

黄晓敏

许多年后,再回头看“易中天品三国”,或者能“品”出更多时代的味来。

用“枯木逢春”来形容如今的易中天,个人认为是恰当的。一位只在业内寥有名气的学者,乍时声名雀起,海内闻名,这是多年前不可想象的,大众传媒自然居功至伟。赵丽华亦因此“名”扬天下。大国学者大多恪守传统,书斋之内别有洞天,但现在要出名,特别是出大名的途径却是柳暗花明,时下“流行”的,还有乞讨的洪峰(姑且称其为学者,称为文化名人或者更恰当),“哭穷”的阿忆。

“易中天”现象又有其不同于时代之处。曾几何时也罢,如今也罢,“学者”的称谓,在大众观念中,颇具神秘色彩,大众与学术界有着天然的沟壑,学者、文化名人更多被大众认识,愈发是通过娱乐,有经炒作以赚取眼球之嫌,所反映的多为负面信息。君不见,杨老再婚、“梨花门”、“裸诗门”、“工资门”等,其其题材大多与学术无关。“品三国”虽有花边,但大致是正面、健康、有学究味的,若说前者是国民生活中某种难以言喻心态的反映,那后者应属于国民获取自由话语权的渴望。

近几年来,图书界出版了不少以经典进行重读的书籍,重读的范围包括中外名著、马列之作,也有许多文化名篇;另一方面,国学热也“适时兴起”;两者看似无关联,其同时出现却并非偶然。对管理类书籍有兴趣的朋友,大多知道成君忆这个名字,他“煮”过三国,把孙悟空描述成“好员工”。管理类对经典的借鉴走在前面,这与西方经典管理经验在中国颇“水土不服”有直接关系,先进的管理未必适合中国国情,那转向老祖宗求智慧,便合乎常理了。同样,社会各行各业,在遇到挫折而“西药”未能根治时,求救于传统,亦是顺理成章的。成君忆系列的书籍之所以畅销,这便是原因之一。再者,《庄子》、《论语》、《金刚经》的解读先前虽也有,所以未达畅销的境界,因其毕竟是正儿八经的“经”,而四大名著所拥有的群众基础却是雄厚的。知道孔明的,比知道孔丘的多得多。两相对比,阎崇年的“满清十二帝”,听者、读者繁多,论其影响自然小于“品三国”。再相较成君忆系列书籍,其传播仅在图书市场,群体囿于知识分子,而易氏粉墨登场于主流媒体(央视),左右逢源于网络,其影响高低亦自见分晓了。

“品三国”另一个符合时代胃口的特点,便是对所谓“传统观念”的颠覆。老人家对三国的了解可以是评书和戏剧,单京剧我们便可以观赏到“孔明吊孝”、“捉放曹”等之;上点年纪的人,要不读过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就是看过张纪中的《三国》;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后的,日本光荣公司的《三国志》游戏必是玩物之一,要不在语文课本上也要读《赤壁之战》、《隆中对》。真正翻开陈寿《三国志》的,万中有一已经不错了。于是,文学意义的“三国”根深蒂固于国人观念,而史学意义的“三国”则游离于大众。白脸曹操、红脸关羽深深印烙在大众脑海,大家认为,这便是真的,正史亦让位于文学。有害吗?我觉得无害。但却反映了国民的一种思维惰性。诚然,文学更易定格合乎人性的是非对错,这恰是史学家所忌惮的。而趋向以对错定格一人一事,并非是时仅有之状况。

 下一页 [1 2 3]
关闭窗口

肇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邮编:526061 电话:0758-2752248 0758-2752148 传真:0758-2752248 电子邮箱:szb@zq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