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院顶部条幅
 首页  学院概况  师资团队  教学科研  党建思政  学工动态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社会服务  师范认证  学术平台  校友院史 
西江读书
 《西江读书报》 
 计划与方案 
 主题读书活动 
 
2007年03月第二十一期文章精选  
当前位置: 首页>>西江读书>>《西江读书报》>>2007年03月第二十一期文章精选>>正文
社会主义及其历史辩证法
2008-12-04 00:00  
善社会主义体制和实现机制。从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来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在政治体制的影响和制约下建立起来的。我们要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才能为经济体制的改革开辟道路。否则,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对此,邓小平认为,改革政治体制,从体制上“对这些弊端进行有计划、有步骤而坚决彻底的改革,人民才会信任我们的领导,才会信任党和社会主义,我们的事业才有无限的希望”。 也就是说,政治体制改革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它要求我们像对待经济体制改革一样,从根本上改变原有存在弊端的政治体制,以实现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转换。我们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一,改革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生产关系和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从总体上基本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中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同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到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在某些环节上和具体实现形式以及运行方式方面,还存在着矛盾,还有不相适应的一面,其主要症结在于体制上。为了把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从一个发展阶段推向另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就需要通过不断改革政治、经济等诸领域障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即时地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使之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二,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完善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历史上崭新的社会制度,处在幼年时期。社会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等体制方面还存在着种种弊端,严重地影响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社会都是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中诞生的,带有旧社会的明显痕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必然存在不够完善之处。社会主义事业由不完善走向完善,必须进行社会主义改革。三,改革是社会主义理论民族化的要求。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表明,社会主义在实现形式上必须要结合本国的具体实际才能实现 , 社会主义的实现必须具有该国的国家特色与民族特色才富有生命力。

    总而言之,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说明社会主义理论不是主观臆造,而是对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150年多以来,科学社会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中曾经多次经历过低潮阶段,每一次都会有共产党人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顽强奋斗,使社会主义新进入高潮。历史的发展进程从来不会浪费时间,它的螺旋曲线往往会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向前延伸。我们要站在时代和历史规律的高度,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辩证法和内在逻辑,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把我国建设成一个现代化的、民主的、自由的、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
上一页 下一页 [1 2 3 4]
关闭窗口

肇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邮编:526061 电话:0758-2752248 0758-2752148 传真:0758-2752248 电子邮箱:szb@zqu.edu.cn